到主要頁面

教育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


注  音


ㄘㄠˇ ㄕㄨ

漢語拼音


cǎo shū

釋  義


為了書寫方便快速產生字體大約起於漢代。初創時稱為「章草」。將隸書草率寫成,簡省點畫,保存波勢。其字個個分離不相連綿。至漢末,相傳張芝脫去章草的隸書筆畫形跡,而將筆勢連綴前後文字時時相連形成「今草」,即後世通行的「草書」。 依照發展先後草書可分為章草、今草、狂草。 △草體、草字

︿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