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書 注 音 ㄘㄠˇ ㄕㄨ 漢語拼音 cǎo shū 釋 義 為了書寫方便、快速而產生的字體,大約起於漢代。初創時稱為「章草」。將隸書草率寫成,簡省點畫,保存波勢。其字個個分離不相連綿。至漢末,相傳張芝脫去章草的隸書筆畫形跡,而將筆勢連綴,前後文字時時相連,形成「今草」,即後世通行的「草書」。 例依照發展的先後,草書可分為章草、今草、狂草。 △草體、草字